国际禁毒日-禁毒倡议书

文章来源:
安全保卫部
文章作者:
安全保卫部
发布时间:
2024-08-13 17:30:00


626日是国际禁毒日

6月是我国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

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是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今年以来

省教育厅

多次下发校园安全工作提醒

对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强调部署

将毒品预防知识编入课程教材和教学计划

落实禁毒教育每学年不少于2课时的要求

指导各地各校组织开展了

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14000余场次

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210余万份

全面增强在校学生

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今天

省教育厅

特向广大大中小学生

发出一份倡议书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筑牢拒毒思想防线

 

毒品,这个摧毁无数家庭和生命的恶魔,依然潜伏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深入骨髓,令人失去自我,迷失方向。自古以来,毒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鸦片战争后,毒品侵蚀了我们的社会肌体,动摇了国家的根基。无数国人因毒品而家破人亡,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我们的国家遭受了深重的屈辱和苦难。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毒品如虎,必须严加防范,坚决抵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然而,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尤为深重。它不仅摧毁他们的身体,更腐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学业荒废,家庭破碎,前途黯淡。每一个误入毒品泥潭的青少年,都是社会的巨大损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各地教育局、各个学校和每一位老师都要担负起禁毒教育的重任。我们要加强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将禁毒知识融入课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鲜活的事例,让青少年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我们要建立健全校园禁毒防线,杜绝任何毒品侵入校园,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珍爱生命,坚决抵制毒品的诱惑。要清醒地认识到,健康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远离毒品,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参与禁毒活动,做禁毒知识的传播者,做抵制毒品的践行者。每一位青少年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向毒品说

 

六月,是我国全民禁毒宣传月。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抓住《禁毒法》实施纪念日、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引导青少年坚决抵制毒品,共同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亲爱的朋友们,禁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让我们积极参与禁毒行动,用爱心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禁毒长城,为社会、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无毒的环境。

 

毒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包括上瘾、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

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受损等

长期吸毒还可能导致死亡

师生、家长都要增强禁毒安全意识

指导孩子保护自身安全

 

警惕新型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

 

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大家通常会觉得这些毒品离自己很遥远,事实上,一些新型毒品可能已悄悄来到了你的身边。

 

和传统毒品不同的是,这些新型毒品往往会披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外衣,让人难以识别。一起来揭开这些新型毒品的真面目。

 

 

 
 

需要注意的是,新型毒品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而且它们的外观和包装也越来越多样。上述列举的,只是其众多伪装套路的一部分。面对毒品千变万化的外衣,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一定要擦亮双眼。

 

如何识别新型毒品

 

观察物品形态:新型毒品可能会被伪装成糖果、饮料、药片等各种形式,大家对包装奇特、尤其是购买渠道不明确的物品,一定要提高警惕。

 

留意异常气味:有些毒品会有特殊气味,如果闻到不寻常且无法确定来源的气味,要多留意。

 

注意他人行为: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兴奋、精神恍惚、言语不清、过度活跃等,应警惕他可能是受到了毒品的影响。

 

拒绝陌生人的好意家长要教育孩子提高防范意识,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物、饮料、小玩具等。

 

了解新型毒品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新型毒品的常见种类和特征,增强识别能力。尤其是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对来历不明的酒水、零食一定要小心。

 

帮孩子增强防毒意识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从小就要给孩子讲解毒品的危害,和孩子分享一些真实案例,让孩子直观感受到接触毒品的可怕后果。家长要让孩子认识一些可能隐藏毒品的物品、场所等,提高其辨别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孩子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情绪变化,发现异常要及时沟通。

 

此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了解孩子的社交情况,清楚孩子的朋友群体,提醒孩子慎重交友。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禁毒宣传等相关活动,提高防毒意识。

 

孩子自身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拒绝毒品,了解禁毒法律法规,知道吸毒、贩毒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吸毒的迹象,要及时向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或禁毒机构寻求帮助和支持。

 


Copyright 2009 宁波财经学院平安校园专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